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年,為了讓青年大學生進一步了解脫貧攻堅成果,發揮專業優勢回饋鄉村,深入一線服務群眾,培育當地鄉村振興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的青年理想,天津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火炬實踐隊走進天津市武清區北柳子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構建多元課堂,黨史教育入人心
實踐隊來到北柳子村,恰逢果子成熟的時候,家家戶戶去地里忙著采摘,為了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農村走深、走實、走心,實踐隊創新學習形式,延伸宣傳觸角,黨史教育的課堂不僅局限于屋里,更是搬到村頭巷尾和田壟上。村支部書記首先開講,用樸實的語言,結合村里變化,為同學們講述了生動的黨史故事。同學們也提前準備了主題黨課:錄制視頻黨課,不斷充實農村黨課形式。之后實踐隊還走訪了當地村民,與老黨員進行了交流座談,收集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同時更讓實踐隊成員感受到了鄉村振興戰略是時代的召喚,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推廣智慧農業,科技助農促發展
實踐隊在村民的帶領下,了解當地主要農副產品和養殖產業。當地以保護原生態為管理理念,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和瓜果,實踐隊隨著村民的介紹,逐步了解桃樹、果樹、西瓜等農作物和雞、鵝、孔雀等禽類,實地調研了種植和養殖過程中的存在的困難、作物產量、銷售渠道等情況。同時,實踐隊也將大創項目《“菌膳珍”一體化農業振興項目》帶到了村里,項目負責同學為村民們詳細講解了羊肚菌的種植環境、營養價值和商業價值,分析了當地的種植優勢,希望可以依托鄉村特色資源,深入打造鄉村現代化智慧農業。


公益助農直播,青春為鄉村代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系統指明了“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路徑,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踐隊了解到鄉村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單一,于是決定采用直播帶貨的方式幫助村里打通線上銷售渠道,同學們提前在各大直播平臺學習主播的帶貨技巧,多次演習排練,到達村里后,同學們積極掌握產品精確數據,嚴格選品,記錄專業用語,將當地久保桃、西瓜、孔雀等特色產品進行了推廣,點贊量達上萬次,與觀眾的互動方式也極具表現力和感染力,受到村里的好評。


童心趣繪家鄉,美麗鄉村在路上
在實地調研中發現北流子村目前還沒有小學,但村里的兒童較多,因此實踐隊策劃了“我心中的家鄉”繪畫活動,利用“愛心課堂”的形式,為孩子們帶去畫筆和零食,讓孩子們在收獲滿足和快樂的同時,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們拿起畫筆猶如一個個小畫家,他們在實踐隊員的幫助下,聚精會神,揮筆勾勒,潑墨涂色,共同將記憶中的家鄉記錄下來。在活動中,不僅激發了孩子們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更加培養了孩子們熱愛家鄉的情感。


深情寄語青年,強調“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通過這次社會實踐,實踐隊更加意識到,當代大學生應當盡自己的努力,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為鄉村振興奉獻青春力量。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