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8日電 18日,伴隨著一輛簇新的“艾瑞澤5”駛下生產線,奇瑞汽車迎來第500萬輛汽車下線,由此成為第一個乘用車產量突破500萬輛的中國品牌汽車企業。

18日上午,在奇瑞汽車蕪湖工廠,舉行了主題為“下一個500萬,奇瑞讓你更精彩”的第500萬輛汽車下線慶典,蕪湖市長潘朝暉、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等政府與行業領導,與來自全國各地的用戶代表、媒體記者、產業鏈合作伙伴、員工代表近千人出席了慶典活動,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1999年12月18日,“謀于陋室,成于荒灘”的奇瑞汽車迎來第一輛轎車“奇瑞”下線,16年后的2015年12月18日,奇瑞實現第500萬輛汽車下線。在第500萬輛汽車下線前夕,奇瑞汽車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在“致奇瑞500萬用戶的一封感謝信”中表示,跨越16年的兩個12月18日,是歷史給奇瑞的兩個“原點”:從第一個原點起航,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第二個原點,奇瑞從500萬為起點再出發,為將奇瑞打造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品牌再次出發。

在慶典活動現場,奇瑞車主代表與大家分享了自己與愛車的感人故事,表達了對奇瑞汽車的喜愛與信任。奇瑞汽車常務執行副總經理陳安寧向廣大奇瑞車主表達了感恩之情,他說:“感謝奇瑞全球近500萬用戶,因為你們16年來的付出、支持和期待,讓我們深感肩上責任之重,更加堅定我們要造‘好車’,來回報你們的厚愛”。
蕪湖市市長潘朝暉在慶典活動上表示,奇瑞汽車成立之初,篳路襤褸,到如今500萬輛車輪滾滾,記載著奇瑞汽車成長道路的艱辛,也體現了中國汽車工業追趕世界的堅實步伐。奇瑞的發展,為蕪湖市乃至安微省的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并已成為蕪湖市的一張最響亮的名片。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在講話中表示,在中國品牌汽車企業中,奇瑞汽車扮演了一個先鋒和探路者的角色,奇瑞汽車從0到500萬輛,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創新、不斷摸索的過程。某種程度上說,奇瑞的探索就是汽車行業的探索,奇瑞的創新為其他中國品牌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所以奇瑞的500萬輛的成就不僅屬于奇瑞,更是屬于整個中國汽車行業。
下線慶典活動簡樸、真摯而又隆重,既詮釋了奇瑞自主創新發展的品牌基調,又展現了奇瑞汽車在一窮二白基礎上的探索、創新、突破和成長,展示了企業與用戶、員工、政府及合作伙伴等共同發展的經歷。
堅持創新:中國品牌汽車的發展是一場“馬拉松”
奇瑞公司成立18年來,依靠“模仿創新”-“集成創新”-“正向開發”的成長路徑,每年投入營業收入的5%-10%, 10多年來累計研發投入達到300億元人民幣,形成了從傳統汽車到新能源汽車,從整車到發動機、變速箱、關鍵材料、關鍵裝備等核心技術,從設計、開發到試制、試驗的比較完整的自主創新能力。自主開發了國內第一款TGDI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第一臺CVT無級變速器,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掌握發動機管理系統(EMS)技術的中國品牌企業,從而成為我國首個掌握高端發動機、底盤、發動機管理系統(EMS)和自動變速箱等汽車四大關鍵技術的汽車企業,打破了國外企業對于汽車核心技術的壟斷,并憑借《節能環保汽車技術平臺建設項目》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汽車企業。
18年堅持不懈的技術創新,取得了累累碩果。截至2015年上半年,奇瑞汽車累計申請專利10165件,累計獲得授權專利7308件,位居中國品牌汽車企業第一位。
由于在技術創新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2008年,奇瑞榮獲首批“國家創新型企業”稱號,2011年,在國務院委托經濟日報、清華大學組織的“中國十大創新型企業”評選中,奇瑞位居第3位(其余依次為:中國航天、中國南車、華為技術、濰柴動力、海爾等)。
在國際化方面,在“無內不穩,無外不強”發展理念的推動下,奇瑞從發展初期就注重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成為我國第一個將整車、CKD散件、發動機以及整車制造技術和裝備出口至國外的轎車企業。目前,奇瑞產品已經走進全球80余個國家和地區市場,累計出口銷量超過120萬輛,在海外建立了14個生產基地,同時在海外建立了1100余家經銷網點和900余家特約售后服務站,形成了較強的市場輻射能力,在一些國家市場如伊朗、委內瑞拉、智利、埃及等已躋身主要汽車品牌行列。
由于在國際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奇瑞在一些海外市場形成了較廣泛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今年9月份,在國務院新聞辦、國務院國資委、中國-東盟中心指導,中國外文局主辦的2015年度“中國企業海外形象20強”(“一帶一路”)評選中,奇瑞汽車榮獲中國“最佳海外形象”企業第三位,位居裝備制造業和汽車行業第一,并超越了眾多知名的互聯網和家電業品牌巨頭。
在新能源領域 ,奇瑞公司自2000年開始投入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以國家863項目為載體,以科技部批準組建的“國家節能環保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依托,聯合國內頂尖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完成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研發,建立了完善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體系、世界一流的新能源試驗中心、試制中心等,在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和核心技術方面,公司已經形成一整套關鍵零部件研發、試驗、應用標定及產業化的能力,完全掌握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標定技術和試驗驗證技術。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