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等設備的屏幕越做越大,研發可卷曲、可折疊的便攜電子產品已成為趨勢。然而,固定形狀的電池限制了可折疊電子產品的發展,亟需開發相應的柔性儲能器件。記者近日獲悉,天津大學趙乃勤教授課題組與天津工業大學康建立教授合作,研發成功了一款碳納米材料薄膜超級電容器。
“輕質超薄”是這款超電容的顯著特點。為獲得高的器件綜合性能,該研究團隊從器件結構優化設計出發,使其兼具超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該超電容厚度只有A4紙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約30微米),且有很好的柔韌性。該超電容每平方米重量僅為58克,未來可將多片超電容嵌入到衣服中,使得平時穿的衣服變成可以給電子產品供電的“電源”,穿在身上幾乎不增加負重,且便于攜帶。
同時,整個器件還具有很好的抗變形性和循環穩定性,充放電循環5000次后電容量還保持在96%以上,而現在市面上流行的鋰電池在充放電循環1000次左右后電極性質會發生變化,使用中會出現電量不足的情況。
此外,鋰電池的安全問題也成為目前人們關注的重點。該超電容采用全固態設計理念,當其遭受撞擊或者損壞時不會有液體外泄情況發生,極大程度上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張建新朱寶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