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12月3日電 (賀劭清)“中國2009年啟動的醫改計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但西部農村醫療仍面臨資源匱乏和供給不平衡等挑戰。”3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谷立言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美國與中國西部應加強政府、學術界、行業間的合作,讓每一位公民享受到可負擔的高質量醫療服務。
當日,2015中國(四川)美國醫療衛生合作交流活動在成都舉辦。中美醫學專家、相關企業代表圍繞3D打印機在顱骨腫瘤的應用和活體肝移植等前沿醫學問題與醫院管理經驗進行研討,共覓合作契機。
“雖然美中醫療體系各不相同,但雙方所面臨的醫療問題,如人口老齡化、醫療成本、慢性病等是相同的。”谷立言介紹,美國有成熟的醫療技術經驗,中國有豐富的醫療資源,雙方的合作不僅能推動醫學技術的進步,也能改善中國西部農村醫療環境。
“中美醫療衛生合作不能只局限于中央層面。中國幅員遼闊,美國與中國東部、中部、西部進行醫療合作時應因地制宜、各有側重。”中美商會美中醫療衛生合作項目執行總監周軍指出,美國在中國西部則加強醫療應急、農村醫療的合作,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推動大醫院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
此前,美國醫療專家到四川農村調研后,曾改進便攜CT機等醫療產品,使之更符合偏遠地區看病實際情況。“除了醫療技術、產品,美國也有許多農村醫療發展的經驗教訓與中國西部分享。”周軍說,醫療是中美合作的優先項目,希望此次在四川的中美醫療衛生交流能讓美國醫療專家、企業深入了解中國西部。
20世紀80年代,四川與美國開始在醫療衛生領域進行合作。2014年和2015年,美國防盲專家法瑞斯和全科專家貝克先后榮獲四川外籍專家最高榮譽——“天府友誼獎”。(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