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左主干暨冠狀動脈分叉病變峰會3日在南京開幕,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陳紹良主持召開肺動脈高壓、冠狀動脈分叉病變新聞發布會。 董子暢 攝
中新網南京12月3日電 (記者 董子暢)第八屆左主干暨冠狀動脈分叉病變峰會3日在南京開幕,記者在峰會上獲悉,由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陳紹良率先提出的“經皮肺動脈去神經術”,作為肺動脈高壓治療領域的創新技術,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肺動脈高壓,對很多人來說還很陌生,但它并不罕見,而且相當兇險。近十余年來,國內外學者對肺動脈高壓的流行病學和發病機制,病理學及病理生理學深入研究,并關注其規范診治。但肺動脈高壓的治療效果始終不能令人滿意,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無法從單藥治療甚至聯合治療中獲益,致殘率和死亡率極高。
“一個正常人爬5樓是沒有問題的,但一個肺動脈高壓患者6分鐘走100米都很費力。”陳紹良說,在沒有靶向藥物前,患者確診后的平均生存時間僅為2.8年。研發了靶向藥物后,5年以上的生存率也只有65%。
據南京市第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張航介紹,目前大部分患者只能依靠靶向藥物維持治療,主要有5類藥物,這些藥物非常昂貴,一年下來動輒幾十萬元。此外,治療肺動脈高壓的藥物不僅效果有限,而且副作用很大,有些患者壓沒降下來,反而產生嚴重的貧血。
在這樣的困境中,“經皮肺動脈去神經術”的發明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目前已有90余例患者從中受益,其中包括2例美國患者、3例法國患者以及5例俄羅斯患者。
張航表示,過去肺動脈高壓的治療方法比較少,而“經皮肺動脈去神經術”改變了之前單純依靠藥物治療的局面,部分患者也確實通過這個手術有效緩解病情、提高了生活質量。
陳紹良表示,下一步將開展更多臨床研究,計劃進行全球性的隨機研究,擬招募320名患者,其中將有45%來自中國。
據了解,此次峰會也吸引了諸多外國專家。正如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Marc R. Pritzker所說,陳紹良及其團隊發明的“經皮肺動脈去神經術”是絕無僅有的,改變了肺動脈高壓僅能依靠藥物治療的困境,是肺動脈高壓領域的“搖滾明星”。(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