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為主 生命至上
天津市消防救援總隊發布重點場所消防安全提示
冬季,一個讓人心醉的季節。寒風中,片片雪花輕舞紛揚,悠然自得,閃耀著寧靜而神秘的光芒,抒寫著純凈與美好的詩篇。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銀裝素裹的世界里漫步,品味著冬日的寧靜與安詳。然而,在這如詩如畫的冬日里,卻隱藏著潛在的火災危險。市民群眾在品味浪漫冬日之時,應該如何預防火災發生呢?商場、醫院、養老院等企業單位應該如何加強冬季消防安全管理呢?

醫院防火須謹記 平安“藥方”要收好
冬季歷來是多種疾病的高發季節,流感、肺炎等疾病發生幾率有所增加,近期各大醫院的就診人數也在不斷升高。作為公共場所,醫院患者眾多,病患大多行動不便、疏散困難,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人員傷亡,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近年來發生在醫院的火災事故。
2023年4月18日,北京市豐臺區北京長峰醫院發生重大火災事故,造成29人死亡、4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831.82萬元。事故直接原因是北京長峰醫院改造工程施工現場,施工單位違規進行自流平地面施工和門框安裝切割交叉作業,環氧樹脂底涂材料中的易燃易爆成分揮發、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遇角磨機切割金屬凈化板產生的火花發生爆燃;引燃現場附近可燃物,產生的明火及高溫煙氣引燃樓內木質裝修材料,部分防火分隔未發揮作用,固定消防設施失效,致使火勢擴大、大量煙氣蔓延;加之初期處置不力,未能有效組織高樓層患者疏散轉移,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2022年1月8日0時27分許,衡陽市石鼓區五一路衡陽來雁醫院有限責任公司發生火災,造成6人死亡、8人受傷,過火面積約300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約779.5萬元。根據衡陽市應急管理局公布的《石鼓區衡陽來雁醫院有限責任公司“1·8”較大火災事故調查報告》,這起火災的直接原因是來雁醫院三樓7號房間吊頂內電氣線路故障引燃絕緣層、木龍骨等可燃物造成火災。造成火勢迅速蔓延和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是屋頂使用泡沫夾芯彩鋼板搭建,著火后產生大量有毒煙氣,且吊頂空間整體貫通,加劇火勢蔓延并猛烈燃燒,造成吊頂垮塌。加之老年人、病人床上有大量衣物和被子,滴落的燃燒物質引燃床鋪,且老年人、病人自主活動能力極低,無法及時自救造成人員傷亡。
2022年2月2日,成都市第十人民醫院突發大火,醫院樓頂冒出滾滾濃煙,火勢旺盛,還有火星正從房頂往下掉。2月3日當地應急管理局回應稱,經初步排查該起火災起因是醫院樓頂的雜物間起火,未造成人員傷亡。
通過以上幾個案例,我們不難發現,醫院在為大家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由于人員密度大、可燃物較多也極易引發火災事故,那么醫院應該如何加強冬季消防安全管理呢?

加強日常巡查。要明確消防巡查人員和重點巡查部位,組織開展防火巡查并填寫巡查記錄表。同時,應當加強夜間防火巡查,對發現的問題應當當場處理或及時上報。兩人以上的工作場所,無值班的部門,每天最后離開的人員要對本部門相關場所的消防安全進行檢查并簽字確認。要根據實際情況相應加大巡查頻次和力度,醫療機構巡查重點為用火、用電、用油、用氣等有無違章情況;安全出口、消防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系統是否完好;火災報警、滅火系統和其他消防設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常閉式防火門是否關閉,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消防控制室、住院區、門(急)診區、手術室、病理科、檢驗科、實驗室、高壓氧艙、庫房、供氧站、膠片室、鍋爐房、發電機房、配電房等重點部位人員應在崗履職。

規范消防控制室工作。消防值班人員應當持有消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資格證書。消防控制室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2人。應當確保自動消防設施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接到火警信號后,應當以最快方式進行確認,確認發生火災后,應當確保聯動控制開關處于自動狀態,同時撥打“119”報警并啟動應急處置程序。

嚴禁違規行為。嚴禁使用未經行政許可或者不符合消防技術標準要求的建筑物及場所,嚴禁違規新建、擴建、改建不符合消防安全標準的構筑物。嚴禁采用夾芯材料燃燒性能低于A級的彩鋼板作為建筑材料。嚴禁擅自停用、關閉消防設備設施以及埋壓、圈占消火栓。嚴禁設置影響疏散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鐵柵欄等障礙物,嚴禁鎖閉、堵塞安全出口、占用消防通道和撲救場地。嚴禁違反酒精等易燃易爆危險品的使用管理規范,違規儲存、使用危險品,嚴禁在病房樓等人員密集場所使用液化石油氣,嚴禁違規使用明火,嚴禁在非吸煙區吸煙。嚴禁私拉亂接電氣線路、超負荷用電,嚴禁使用非醫療需要的電爐、熱得快等大功率電器。嚴禁電動自行車在室內和樓道內存放、充電。
狠抓培訓演練。要加強對全體員工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至少每半年開展1次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要對新職工和轉崗職工進行崗前消防知識培訓,對住院患者和陪護人員及時開展消防安全提示。要做好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演練等工作,受訓率必須達到100%,做到人人掌握消防常識,會查找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逃生、會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掌握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和逃生自救技能。結合老、弱、病、殘、孕、幼的認知和行動特點,制定針對性強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明確每班次、各崗位人員及其報警、疏散和撲救初起火災的職責,并每半年至少演練1次。配備相應的輪椅、擔架等疏散工具,對無自理能力和行動不便的患者逐一明確疏散救護人員。醫院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根據需要設立微型消防站,配備必要的人員和消防器材,并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

關愛老人更要關注“老家”
飛過再多城市,只有爸媽在的地方,才能叫家。無論我們走得多遠,父母的愛和關懷始終是我們心靈的港灣。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有時不能陪伴在父母身邊,這使得養老院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場所。在養老院中,我們希望為老人們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家。然而,在營造這個家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消防安全問題。那么,養老院究竟該如何預防火災事故發生呢?
方法一:加強硬件設施建設:養老服務機構要按照標準配齊配足消防器材裝備,成立微型消防站,一旦發生火災,第一時間能夠到場處置,有效撲救初期火災。
方法二:加強內部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內部消防安全管理體系,落實防火巡查檢查制度,制定應急疏散預案,定期組織專業人員對電氣線路、燃氣管道進行檢查維修保養。
方法三:加強消防安全培訓:養老服務機構要每半年開展一次內部培訓,提高員工檢查消除火災隱患、撲救初期火災、組織疏散逃生、消防宣傳教育“四個能力”;每半年要開展一次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在實戰中提升員工應急處置能力。
方法四:加強消防宣傳教育。要針對單位消防安全實際,將消防宣傳教育融入到經營活動始終,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重要場所、重點部位顯著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張貼宣傳海報;要利用內部廣播、視頻播放機、櫥窗、廣告欄等固定陣地,常態化宣講消防常識、普及應急疏散技能。

商場夠安全 才能“購”安全
進入冬季,雙十一、雙十二等各種購物節紛至沓來,人們熱衷于在商場購物,享受購物的樂趣。然而,隨著人流量的增加,商場的消防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在這個歡樂的季節里,商場更應注意消防安全,確保顧客的生命財產安全。
2023年2月1日,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某批發城發生火災。起火建筑為磚混結構,地上5層、地下1層,總建筑面積約3.8萬平方米,著火物質主要為外墻裝飾材料和日用百貨等。據商戶介紹,火災疑似從二樓開始,起火后幾乎整棟批發城都過火。
2022年10月29日10時12分,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建寧路2號金盛百貨商場發生火災,現場冒起濃濃黑煙。南京消防指揮中心立即調集消防救援力量趕赴現場處置,第一時間疏散全部人員。由于著火建筑體量大,火場荷載大,內部結構復雜,現場火勢較大,救援時間持續十余小時,最終在次日凌晨將現場明火撲滅。此次發生火災的是金盛百貨中央門店,金盛集團官網顯示,該店主樓5層,擁有獨立鋪位近千個,涵蓋了30個門類、5萬余種商品。有商戶稱,為“雙十一”備貨70多萬元,最后都通通地“打水漂”了。
2022年6月13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爾多斯購物中心發生一起火災,起火處為一樓底商一手機店。在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消防員進入商場實施內攻、消滅殘火時,先后發現兩名人員,送醫搶救無效死亡,死因為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此次火災過火面積約1800平方米,經統計,直接財產損失為24305484元,起火原因為短路引燃周圍阻燃膠合板、電氣線路等。
通過這幾起火災事故,我們不難發現起火的原因大部分都是一些細小的疏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那么商場、購物中心等人員密集場所冬季該注意哪些消防安全問題呢?
業態復雜。大型商市場以商業為主,多經營服裝、鞋帽、化妝品等,可燃物品集中。特別是促銷期間,很多商場為了營造氣氛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進行裝修裝飾,一旦發生火災,燃燒迅猛,產生大量有毒煙氣,嚴重威脅人員生命安全。為了便于搬運,商家一般會在綜合體內設置獨立倉庫或臨時庫房,有的為前店后庫、上店下庫,庫房儲量大,商品過于集中,大大增加了火災荷載。一些內設的兒童活動場所,如淘氣堡、蹦床等娛樂設施,使用大量的聚乙烯、泡沫塑料,這些物質在燃燒時會釋放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給人員疏散和火災撲救帶來極大困難。
火災危險源眾多。大型商市場集商業、餐飲、電影院、健身房等多種業態為一體,用火用電用油用氣多,引火源多。大型商業綜合體商戶二次裝修情況普遍,施工區和使用區如未有效進行防火分隔,電焊、氣焊作業時極易引燃周邊可燃物。一些商家在舉辦商業促銷等活動期間,私拉亂接電氣線路較為普遍,有的還擅自接入大功率的電氣設備,很容易造成局部過載、線路短路等電氣故障引發火災。
建筑結構復雜。大型商市場建筑規模大,建筑結構復雜。有的建筑面積超過百萬平方米,大體量的建筑空間大多采用防火卷簾劃分防火分區,容易出現分隔不到位、封堵不嚴實的問題,稍有不慎,極易造成火勢蔓延。商戶之間借用安全出口、店中店等問題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人員的安全疏散。節日期間,商家會相應地購進更多的商品,有的商家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占用疏散通道擺攤設點。
面對這些問題,商場、購物中心等人員密集場所要認真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火災事故發生。
嚴格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大型商業綜合體管理運營單位要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各項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組織開展演練。要設置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配備必要的應急逃生器材。要確定各類消防設施的操作維護人員,定期檢驗維修,對建筑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要保證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建筑構件、建筑材料和室內外裝修裝飾材料等符合消防技術標準。電器產品的安裝、使用及其線路的設計、敷設必須符合相關標準和管理規定,并定期維護保養、檢測。要開展防火巡查、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要保證疏散通道暢通。大型商業綜合體管理運營單位要確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疏散門暢通,營業期間禁止鎖閉安全出口,禁止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安裝固定柵欄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疏散樓梯間的防火門要保持完好,門上應有正確啟閉狀態的標識,保證其正常使用,疏散應急照明燈具、疏散指示標志要完好有效。各樓層明顯位置張貼安全疏散指示圖,注明疏散路線、安全出口和疏散門、人員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說明。超市、電影院、KTV等人員密集場所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處設置門禁系統時,要保證火災發生時能向疏散方向直接開啟,并應在顯著位置設置安全出口標志和使用提示。
廣泛開展消防培訓教育。大型商業綜合體管理運營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以及消防安全歸口管理部門的負責人要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特別是新職工要進行崗前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在職期間應定期參加消防培訓和演練。單位內部的專(兼)職消防人員要重點培訓發現、消除火災隱患的技能,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員要重點培訓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聯動控制設備操作及火災應急處置等內容,消防水泵房值班人員重點培訓消防水泵、報警閥等設施設備的啟動、停止和試驗操作內容。

莫讓“三合一”成為生命的隱患
冬季天氣寒冷,一些小型經營性場所通常使用電或燃氣取暖,與之而來的消防安全風險也在隨之增大。近年來,部分上店下宅、前店后宅場所火災事故時有發生,總結以往悲劇都有個共同特征,他們都是集儲存、經營與住宿為一體的“三合一”場所。2022年1月9日,湖南省株洲市蘆淞區一小區餐飲店發生火災,一家四口被大火困在二樓命懸一線。起火建筑為七層鋼混結構,民房一樓為小區商鋪門面,擺放較多貨物,二樓主要擺放貨物、家具,并作生活居住,而一樓與二樓之間僅有一個戶內的狹窄樓梯通道,是常見的“三合一”場所。2019年6月26日,廣東省中山市一沿街五金商鋪發生火災,因違規住人,造成6人死亡。起火建筑面積約97平方米,局部加建夾層,過火面積約10平方米,經調查認定,起火原因為商鋪門口收銀臺電氣故障引發火災。這兩起發生在“三合一”場所的火災令人觸目驚心,那么“三合一”為何火災多發呢?
消防基礎薄弱。有的小微企業擅自改變生產類別或分割使用等,致使廠房、倉庫火災危險性改變、耐火等級降低、占用防火間距等問題出現。同時,在建筑內設置住宿場所大大增加了亡人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家庭作坊一般設置在村民自建住宅或城鄉結合部、鄉鎮沿街小店鋪內,所在建筑本身存在布局不合理、建筑耐火等級低、防火間距和安全出口數量不足、疏散通道不暢、建筑防火分隔不到位等問題。
日常管理混亂。部分小微企業只顧經濟效益,不愿在消防安全方面過多投入。一些小微企業由于工藝落后、設備破舊、環境簡陋,導致消防安全隱患叢生,甚至有的小微企業還存在違規使用、存儲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等行為。同時,部分地區小微企業雖集中在工業園內,但每棟廠房內小微企業數量眾多,且企業類型不盡相同,消防安全環境極為復雜。有的大量存放可燃易燃物品,且隨意堆放在樓梯間、走廊過道等部位;有的用電不規范,線路線徑小,未穿管敷設,長期超負荷運行,線路私拉亂接和電氣嚴重老化等問題較為普遍;有的在樓梯間、安全出口、倉庫內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拉線充電、過載充電;有的用火不規范,存在動用明火做飯、員工隨意吸煙等現象。如果人員在這些建筑物內住宿,一旦發生火災則極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人員消防安全意識突出風險問題。部分小微企業、家庭作坊業主和員工消防安全知識匱乏。一些業主和員工未經過消防安全培訓,未能經常性開展消防演練,不懂得本崗位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風險,不懂得如何撲救初起火災,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往往會導致“小火亡人”或小火釀成大災。
“三合一”場所要如何預防火災發生呢?“三合一”場所的建筑總平面布置、防火間距、消防車通道以及建筑耐火等級、防火分區要符合國家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同一建筑內生產經營部分和人員住宿部分要采取防火分隔,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數量和設置要符合消防技術規范并保持暢通。管理單位要建立和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用火、用電、用氣的安全管理措施要落實到位,保證建筑自動消防設施完好有效。管理單位要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特殊崗位員工必須經過消防安全培訓并達到崗位消防安全要求,各崗位員工要達到“四懂四會”標準,即“懂火災危險性、懂火災預防措施、懂火災撲救方法、懂疏散逃生方法,會報火警、會撲救初期火災、會使用滅火器材、會引導疏散群眾”。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