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西華縣東高莊小學。面對鏡頭,孩子們很興奮。他們的父母大部分外出打工。(人民網記者 宋芳鑫 攝)
“十問留守兒童”之八:政府還能做些什么?
編者按 :每到歲末年關,打工者盼的就是拿到工錢、買到回家的車票。而留守在農村老家的孩子們,也已經開始倒數與爸爸媽媽團聚的日子。據統計,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0萬。如此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能否健康成長,事關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也事關國家的發展與未來。孩子們成長中有怎樣的悲喜?家庭、政府、社會、學校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和保護是否到位?留守兒童問題該如何破解?人民網記者赴河南、安徽、貴州、四川、云南等勞動力輸出大省以及廣東、北京等勞動力輸入地采訪,推出“十問留守兒童”系列報道,與網友一起探討。
“切實做好未成年人特別是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救助保護工作,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全力落實政策措施,全面加強管理服務,確保孩子們安全、健康、快樂成長。”2015年8月19日,也就是6月9日貴州畢節七星關區田坎鄉4名留守兒童服農藥自殺后兩個多月,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救助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這是貴州歷史上乃至全國最為系統詳盡的關于留守兒童保護的省級官方文件。事實上,早在7月初,貴州省政府就決定成立貴州省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救助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陳鳴明副省長擔任。留守兒童問題,在貴州成為了政府案頭和官員心頭的大事。
“在留守兒童問題上,政府有哪些目標需要完成,在地方上有哪些具體問題要面對,各地各部門需要什么資源,這些都是亟待明確的。”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講師高翔表示,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在留守兒童問題的管理上尚處于皮毛階段,責任邊界仍然模糊。
勞動力流出地:宣傳性政策需轉為執行性政策
人民網記者在貴州、云南、四川、安徽、河南等勞動力流出大省走訪發現,大部分政府部門意識到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的重要性,然而其他問題也很緊要,很多地區經濟相對落后導致無力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政府來說,肯定是優先關注GDP,留守兒童問題雖然普遍,但受重視程度不夠。”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童小軍表示。
近年來,由于留守導致的兒童權益侵害等矛盾日益尖銳,留守兒童問題已不得不被當地政府提上議事日程。在留守兒童比例較高的省份,目前已較為完善的工作是在教育部門進行數據摸底。
在各地的學校,記者都看到關于學生父母是否外出務工的統計檔案。在這些檔案中,有些地區僅統計學生父母是否在家,有些則詳細到家庭經濟狀況、父母去向、實際監護人情況等。部分地區教育部門的互聯網信息平臺也基本成型,有些甚至已實現了全省信息聯網。以貴州為例,通過學校排查,全省目前共有學齡前及義務教育適齡階段的農村留守兒童109.6萬人,困境兒童93.8萬人。
除數據歸檔外,一些地區政府也逐漸強調明確基層責任,將該問題納入考核體系。貴州出臺的《意見》要求,駐村工作隊和駐村干部要將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救助工作納入工作內容,省委組織部每年下達兩次任務通知書,年終進行考核。各級黨委、政府要將關愛救助保護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科學發展與社會綜合治理考評體系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然而,在很多地區,還沒有一個統一指揮和牽頭的部門,具體落實政策、解決問題方面,各相關部門則顯得力不從心。在記者詢問切實解決問題的措施時,有些地方的相關部門強調經費不足、存在困難。一方面,負責經費投入的民政部門表示,由于政策上并未要求設置留守兒童專項資金以購買相關服務,因此在這些經濟發展不發達的省份,有限的財政經費更多的用于支持其他民生項目。
另一方面,經費欠缺導致了負責購買服務的部門無力支付費用,專業人才不足,對兒童福利無法保障。“在云南,關于兒童工作的專業培訓人員和社工人員都十分緊缺,部分社團和公益組織跟我們聯系,主動提出提供服務,但民政部門告訴我們,并沒有資金以供購買這類服務。”云南省婦聯副主席馬迎春說。
貴州省教育系統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由于沒有相關政策,無法支持鄉村基層教師的培訓、管理,教師的工作量大壓力也大,不少人長期住在學校管理學生,卻無法獲得加班費用。留守兒童問題使寄宿制學校的需求越來越大,相比于非寄宿制學校,辦學成本大大增加,卻沒有獲得相應的經費支持。
“現在很多省份在逐漸關注也在解決這些問題,但這是城鄉二元發展造成的非常復雜的問題,所以出臺政策和建立制度都很慢。”童小軍認為,各省份首先應當將目前的經驗和教訓進行總結并提出建議,方便中央在此基礎上形成短期、中期、長期的解決方案。目前的宣傳性政策應當轉變為執行性政策,在法律、政策、條例、意見、通知等形式上形成保護留守兒童的完整體系,有專項的經費支持、專業的公眾教育、專門的人員配備,納入干部考核,從中央到地方層層落實。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