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主編郝銘鑒日前指出在新版的一百元人民幣上存在錯字,“壹佰圓”的“圓”字系錯用。一石激起千層浪,網上討論不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今天在接受東方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民幣上文字的使用,最好由國家相關部門做統一規范。
郝銘鑒認為,“我們有《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輔幣是角、分。我們的規范用字就是元。過去用圓是歷史造成的,因為過去有銀圓,但是現在我們已經有法了,在這個情況下,你新發行的人民幣怎么能用字不規范呢?你這個圓字從法的角度來看有根據嗎?”
對此,網友們的看法不一。持相同意見的網友說,“想想還真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但有網友認為,“圓中有貝,貝就是貨幣最初表現形式之一,用圓可以理解。”也有人指出,“字典中明確寫了‘元’同‘圓’的。”當然,還有網友表示,“收據上的‘元’還是要寫大寫‘圓’字。”更有網友說,新版百元人民幣的“名字叫‘壹佰圓’,其實單位還是元呀!”“只要能花出去就好啦!”……
那么,百元人民幣上的“圓”究竟該不該用“元”呢?對此,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申小龍表示,能否用“元”字替換“圓”字是個需要商議的話題。
申小龍指出,在新版百元人民中,貨幣數字使用的是大寫的“壹佰”,因此,貨幣單位也使用了相應的大寫“圓”。他表示,人民幣是比較莊重的漢字使用場合,因此貨幣數字和貨幣單位的書寫應當一致。但申小龍同時也指出,其實“壹佰”這兩個字是繁體字,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么“圓”字應書寫為“圓”。
申小龍說,貨幣單位書寫大寫體、繁體字,可能更多的是出于用字莊重的心理及防偽功能的考慮,并不涉及國家使用簡繁體字的原則,目前百元人民幣使用“圓”字也有尊重歷史的含義,“有它的特殊性和特別的功能在其中,‘壹佰’后面用‘元’從美觀和統一上來說也有不妥,因此是否需要替換成‘元’需要商議。”此外,申小龍還表示,漢字書寫在人民幣上,屬于特別莊重、嚴肅的場合,他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對此類特殊場合使用的漢字進行規范。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