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爺叔,我們公司理財現在的年化收益有19.8%哦,我們公司投資北斗衛(wèi)星的呀,北斗衛(wèi)星你聽過吧,國家重點高科技項目,頂頂保險了!”“阿姨,我們公司最近在做國有資產混合所有制改革,現在我們這里理財收益有21%哦,額度不多你要抓緊呀……”。這是2家P2P企業(yè)的推廣人員設攤在吆喝。面向的對象大多是中老年人士,他們手頭不無閑錢,是P2P企業(yè)的目標群體。
目前,銀行存款進入嚴重的負利率時代,“存錢就是貶值”成為所有人的共識。P2P理財的高收益率確實令人心動,但是日積月累的行業(yè)丑聞,又明顯銷蝕了爺叔、阿姨對P2P企業(yè)的信任。
記者昨天獲悉,一個多方聯合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將于12月內上線測試,將在爺叔、阿姨和P2P企業(yè)之間,以第三方機構的客觀和公正,發(fā)揮橋梁作用。
信息嚴重不對稱
有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11月底,跑路的P2P平臺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達到了1079家,預計涉及金額超過2000億元以上。那些原本想通過P2P理財實現積蓄保值增值的金融消費者,最終反而連本金都徹底打了水漂。
“信息的嚴重不對稱,是不規(guī)范P2P企業(yè)屢屢得手的原因。”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的徐洲主任,昨天做出上述判斷。“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這種警示,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負責任的新聞媒體,以往都對金融消費者多次發(fā)布,但是P2P企業(yè)、P2P平臺,能夠接二連三的成功卷款跑路,說明僅僅發(fā)布警示,是遠遠不夠的。”
在采訪一些跑路平臺的受害者時,記者也注意到一種現象:幾乎所有的金融消費者、投資人,所獲取的有關平臺和產品的信息,都來自于P2P企業(yè)、P2P平臺自己散發(fā)的宣傳資料,或者來自理財銷售人員的口頭介紹。
“90%以上的跑路平臺,都對宣傳資料進行過虛假美化,比如,成立3個月的公司,敢于大言不慚,說自己投資了北斗衛(wèi)星;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敢于拍胸脯說,自己代表國家進行國有資產改制。等等等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徐洲主任指出,一些P2P企業(yè)很擅長形象包裝,辦公總部裝飾得富麗堂皇,產品說明會的場面聲勢浩大,目的都是要讓投資人相信,這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公司。
而金融消費者、投資人在順利拿到幾期利息后,放松了警惕性,為了獲取更多回報,紛紛加大投入。于是,突然之間發(fā)現,P2P企業(yè)、P2P平臺的網站打不開了,辦公場所人去樓空。“這些P2P企業(yè)、P2P平臺,實質上是‘保息不保本’,甚至干脆是‘既不保息也不保本’”,徐洲主任指出,再也領不到利息、再也拿不回本金,是高收益P2P產品的大概率結果,“如果他實事求是說,收益不會高于銀行存款多少,他還能圈到錢嗎?因此,爺叔、阿姨和P2P企業(yè),一直處于相互依賴又相互提防的怪圈里。”
不會上網可以撥打4000062252查詢熱線
既然一方有錢,另一方需要錢,那么互聯網金融就會繼續(xù)迎來發(fā)展機遇。有關部門和專家都認識到,互聯網金融的信息充分披露,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015年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在《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fā)展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從業(yè)機構應當對客戶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及時向投資者公布其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相關信息。2015年11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中也明確指出:要保障金融消費者財產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受教育權、受尊重權、信息安全權。
記者昨天獲悉,一個涵蓋法律鑒證、會計事務和信用評級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即將上線,從信息的真實性和第三方權威發(fā)布入手,斬斷以互聯網金融為名的詐騙鏈條。多方聯合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已經通過了一段時間的內部試驗,定于12月內上線測試,向公眾服務。
“要正確區(qū)別P2P平臺的經營性風險和惡意的以互聯網金融為名的詐騙。”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的徐洲主任介紹,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首先通過律師事務所和會計事務所對P2P平臺的成立時間、注冊資本(實繳資本)、平臺綜合成交量、平均綜合收益率、人均借款額、資產健康指數、資金彈性指數、資本實力成長指數、從業(yè)人員、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風險控制機制等信息的真實性進行調查鑒證,“第一步先過濾掉那些惡意詐騙的平臺。”
鑒于很多金融消費者、投資人看不懂專業(yè)的財務資料,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商務部研究院,聯合P2P行業(yè)的標桿企業(yè)和相關監(jiān)管部門專家,共同制定了《互聯網金融信用評級與認證標準》,通過專業(yè)評級機構對P2P企業(yè)進行評級,讓金融消費者、投資人對P2P企業(yè)、P2P平臺的綜合實力,獲得一個直觀的判斷。
中國網生活消費曾經報道,金融消費者、投資人的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是P2P理財的一大主力,這就很好理解,P2P企業(yè)為什么扎堆于菜場門前;有些理財公司甚至要求員工必須學會跳廣場舞,通過與大媽們一起跳舞,取得大媽們的信任,簽下理財合同。這些中老年人往往不能熟練使用網絡工具,相當一部分人不關心新聞報道。“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以網站和APP為主要發(fā)布載體,同時開通了4000062252全國首條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熱線,不擅長上網的金融消費者、投資人,總會打電話的吧?你要購買的理財產品,是不是靠譜,你可以打個電話問一問,我們幫你在系統里查找這家企業(yè)和平臺的具體信息和信用等級,基于真是信息投資者可以做出客觀判斷和理性選擇。”
“防火墻”不會誤傷正規(guī)平臺
12月內將上線測試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是否能夠保持信息的完整,會不會像殺毒軟件一樣產生誤傷?面對記者的疑問,徐洲主任介紹說,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本身不是P2P平臺的114,就算是114也不能保證有所號碼都有登記;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只收錄行業(yè)平均線水平以上的平臺,只有依據商務部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信用評級與認證標準》進行過信用評級與認證的企業(yè)才會被收錄。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對于沒有被收錄的企業(yè)也僅僅只會告知系統沒有查詢到相關企業(yè)的信息,最終還是由投資者自主進行選擇。
“馬云曾經說過:互聯網將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互聯網又一次改變了金融和人們的理財觀念。”徐洲主任透露,相關部門對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的期望:有效遏制互聯網金融惡意詐騙的風險。“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上線,以及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熱線的開通,一定要改變P2P理財的信息不對稱現狀!”徐洲稱他立下了軍令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