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小學每年收幾十噸“愛心衣”,校長求“別捐”卻惹來非議。近日,攀枝花米易縣一山區學校愛心衣物“爆倉”的消息走熱,對此,“天府問計”平臺議論不斷。
網友“xiaopiao12”認為,校方有責任對自己發出的求助信息進行及時更新,以便外界掌握即時訊息。建議用行政手段規范“愛心捐贈”行為,建立統一平臺,由專人負責收集相關信息,核實后再向社會公布,同時,設立“愛心捐贈”中轉站,按需分配捐贈物資,“多余”的“愛心衣物”經捐贈者同意后可轉贈給有需求的地方。網友“山巔之鷹”表示贊同,提議成立第三方協作機制,完善信息掌控,做到“精準發力”,防止冷熱不均。
網友“wlj1967”表示,針對目前情況,不妨大膽將該校打造成地區教育系統定點接收捐贈衣物中心,撥發管理經費和人員,供周邊學校領用愛心衣物。網友“三巴浪子”則呼吁由慈善組織出面在網絡平臺搭建“愛心眾籌店”,由專業人士前往捐贈過剩的地區處理愛心衣物,以提高捐贈運轉效率。網友“ncsqq”建議,可將舊衣物運往生產紡織纖維或絕緣材料產品的企業,達到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目的。
此外,網友“晨風”認為,引導公眾提升捐贈意識,并適當抬高捐贈準入“門檻”也非常重要,因為“無度”的捐贈,不僅增加物流負擔,也增加受贈地區相關部門的工作難度。
(鄧童童 整理)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