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臺灣靈鷲山毗盧觀音開光法會現(xiàn)場 昌其 攝

圖為臺灣靈鷲山毗盧觀音開光法會現(xiàn)場 昌其 攝

圖為臺灣靈鷲山訪問團在普陀山交流訪問 昌其 攝
中新網(wǎng)舟山10月27日電(見習記者 李佳赟)10月27日,臺灣靈鷲山僧團一行來到位于浙江省舟山市的“海天佛國”普陀山參觀訪問。據(jù)悉,交流期間,普陀山佛教協(xié)會向靈鷲山無生道場捐贈善款100萬元人民幣,一尊毗盧觀音也將赴臺供奉。
據(jù)了解,普陀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觀世音菩薩道場,而靈鷲山無生道場成立于1984年,由心道法師所創(chuàng),是臺灣東北角最重要的心靈休憩、宗教藝術人文的參訪勝地之一。
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普陀山佛教協(xié)會會長道慈大和尚表示,普陀山和靈鷲山同屬禪宗法脈,同奉觀音信仰。從2011年“毗盧觀音福佑寶島”和“多羅觀音安奉普陀山”之后,雙方佛教交流日益頻繁和密切,今日又一尊毗盧觀音赴臺供奉,這是兩岸佛教交流史上又一勝舉。
臺灣靈鷲山無生道場開山宗長心道大和尚表示,此次訪問彰顯了兩岸佛教的友好交流,體現(xiàn)出了普陀山與靈鷲山一脈相傳的觀音道場定位,有利于增強臺灣佛教界和民間信仰對普陀山觀音道場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為以后兩岸的合作交流結下殊勝法緣。
在臺灣靈鷲山僧團訪問期間,普陀山佛教協(xié)會向靈鷲山無生道場捐贈善款100萬元人民幣。在臺灣靈鷲山心道大和尚帶領下,臺灣朝圣團一行還前往普陀山梵音古洞朝禮多羅觀音圣像。據(jù)悉,普陀山多羅觀音圣像于2013年6月由臺灣靈鷲山供奉在普陀山梵音古洞中,供十方信眾禮拜瞻仰。
以觀音文化為媒,海峽兩岸架構起一座交流新橋梁。據(jù)悉,普陀山與臺灣佛教界交往密切,交流互訪已有先河。2010年9月,普陀山佛教協(xié)會會長、普濟禪寺方丈道慈大和尚率108位僧尼和218位居士,護送1000尊南海觀音像到臺灣,并與臺灣宗教界人士舉行佛教文化交流互動,這些南海觀音寶像至今被供養(yǎng)在臺灣四大法脈下的各寺院內(nèi)。(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wǎng)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