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大冶10月27日電 (張芹 尹瑩)湖北華中礦產品交易中心27日在湖北省大冶市掛牌運營。至此,以湖北大冶為核心的中國礦產品現貨電子交易時代拉開帷幕,該交易中心涵蓋礦產品等多類交易品種,運營后預計年交收規模將達到60萬噸。
據介紹,華中礦產品交易中心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該中心主要從事礦產品、物料及相關衍生品的現貨交易、配送等業務,致力打造“現貨交易+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將原有的礦產品供銷型貿易體系提升為交易型貿易體系。
在交易大廳,記者看到,當日首筆交易——大冶銅賣出30公斤,單價32.96元。開業1小時后,成交315筆,交易額達2.57億元。根據該中心近遠期目標計劃,力爭3年實現交易額5000億元,力爭5年實現交易額過萬億。
地處湖北“冶金腹地”的“銅都”大冶,素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美譽,其礦產開發史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是世界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中國礦冶名城。然而,礦產資源不可再生,2008年,大冶被列為中國首批資源枯竭轉型試點型城市。
此次華中礦產品交易中心在大冶的掛牌運營,標志著大冶市從礦產資源經濟模式向資源整合經濟模式的轉變,交易中心的成立不僅將把大冶打造成中國內地礦產資源的交易、交割集散地,并將據此打造成為中國礦產品的貿易中心和定價中心,大幅度提升中國內地礦產品現貨交易的金融化程度。(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