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0月27日電 (劉相琳)記者27日從重慶市檢察院獲悉,從即日起,投標人必須手持檢察機關出具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結果告知函》證明自己“身家清白”,才有資格參與重慶市行政區域內國有資金投資工程投標。這是重慶市檢察機關和重慶市建委聯手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推進工程建設廉潔準入的又一新招。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于一直致力于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探索試點,并不斷加大“犯罪記錄”成果運用。近日,重慶市人民檢察院與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共同制定下發了《關于在重慶市建設工程招投標活動中全面推行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
按照該《規定》要求,凡參與重慶市行政區域內國有資金投資工程投標的,增加了一個必經環節,即投標人必須主動到企業所在地或業務發生地人民檢察院查詢其是否有行賄犯罪紀錄,拿著檢察機關提供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結果告知函》,證明自己“身家清白”才有資格進入實質性的工程投標環節。這意味著,一旦該投標方在規定時間內有“不良記錄”,將失去工程建設的“參賽”資格。企業或個人三年前的行賄犯罪行為在投標活動中則不受此限制。
重慶市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處負責人介紹,查詢程序采取“雙保險”制度,即主體并非只是投標人一方,還對“招標方”也作了相應的規定。招標人應在中標公示發布之日起兩個工作日內,到當地人民檢察院對前三名中標候選人有無行賄記錄進行核查。發現有行賄犯罪紀錄的,取消其中標資格,并依法追究相應責任。
重慶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梁田表示,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作為懲防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該項工作的推行,大大降低了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幾率,對預防賄賂犯罪起到有益的作用。這項規定的出臺,有利于形成“一處行賄,處處受制”的信用機制,加大行賄建筑企業的違法成本,促進公平競爭,使建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據介紹,今年1至9月重慶檢察機關已受理查詢行賄記錄查詢1.3萬次,有50個單位被查出有行賄犯罪記錄。這些企業或個人均被取消了投標資格或扣減分等處理。接下來,重慶市檢察機關還將加強與交通、水利等相關主管部門的銜接,出臺相關規定,深化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結果在重慶市國有資金投入的交通、水利水電等工程建設招投標中的使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