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梧州10月25日電 (記者 楊志雄 黃艷梅)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管委會主任徐文偉25日介紹,作為中國目前唯一的橫跨東西部省際合作試驗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已吸引165家企業落戶,試驗區凸顯強大的“磁場效應”。
當日,由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與中國新聞社共同組織開展的“柬埔寨記者短期駐華采訪項目”采訪團走進廣西梧州市,柬埔寨國家電視臺、國家電臺、《高棉時報》、《柬埔寨之光報》等9家柬埔寨主流媒體的12名編輯、記者實地探訪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開發建設情況。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是中國國家戰略“珠江—西江經濟帶”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廣東肇慶市和廣西梧州市沿西江兩岸,由廣東、廣西兩省(區)共建,規劃范圍總面積140平方公里,粵桂雙方各70平方公里,全力打造東西部合作發展、西江流域可持續發展、兩廣一體化發展的先行示范載體平臺。
徐文偉介紹,試驗區的定位為“三大產業基地”,即產業轉移承接與提升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基地、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和現代服務業基地,著力打造電子信息、生態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孕嬰童、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等產業,計劃到2030年全面建成,工業生產總值3000億元人民幣。
據介紹,微軟、中興、安富利、比亞迪、國光、中國節能、粵創科技、航天北斗、愛能森等知名企業已“搶灘登陸”,粵桂合作企業總部基地漸露端倪,國光、豐歌等企業已把總部基地遷入試驗區。比亞迪運營中心已建成投產,航天北斗超電容生產項目、豐歌科學技術建設生產基地、粵創裸眼3D技術、納米膜技術等項目一期預計今年投產。
徐文偉稱,試驗區在管理體制、開發建設模式、產業合作、金融創新、生態環境保護、利益共享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目前,試驗區已有兩廣金融合作創新試驗區、股權交易中心、環境交易所、創業引導基金等金融創新平臺和廣西微軟創新中心、西門子技術創新實驗室、中興廣西云數據中心等技術支撐平臺。
據官方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試驗區入園企業達到165家,其中新注冊企業4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家。今年1—9月完成工業總產值128.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8%。(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