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外培計劃招生將向郊區考生傾斜
大部分名額均納入市屬高校招生計劃 并分配到各區縣
本報訊(記者 張昆龍)新學期開始后,1300余名市屬高校的新生“有機會”來到在京知名學府和央屬高校訪學,這一切都歸因于市教委從今年高招起推行的雙培和外培計劃。該計劃在充分挖掘、發揮市屬高校和在京中央高校乃至境外知名高校優質資源的前提下,實施分區招生計劃,讓遠郊區縣的學生都能實際獲得更加優質的高等教育。
今年,本市啟動“北京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包括“雙培計劃”、“外培計劃”等項目,這些計劃的大部分名額都納入到市屬高校的高招計劃中,并分配到各區縣,尤其對于遠郊區縣有所傾斜。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包括北京工業大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在內的不少市屬高校,在今年的雙培和外培計劃所實際錄取的學生中,遠郊區縣均占據較大的比例。北工大今年共錄取雙培、外培新生303人,其中城六區錄取總數是118人,遠郊區縣錄取總數是185人,比重超過60%。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該校今年通過“雙培計劃”、“外培計劃”項目共錄取遠郊區縣生源99人,占整個錄取人數的53%。
王子立同學來自北京市平谷區,在今年的高考中以578分的成績通過“雙培計劃”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目前正在中國傳媒大學的互聯網新聞專業學習。在談到自己為何會選擇“雙培”這條路時,王子立表示,盡管自己對于語言很感興趣,想報考一所語言類的學院,不過考慮到未來的就業問題,只學語言可能會限制自己的發展,所以就想到了雙培計劃,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自己的收獲更多。
據他介紹,該校英語學院今年一共有32人通過雙培計劃進入傳媒大學的兩個專業學習,從大一到大三年級,除了英語課之外,其他的所有課程都會在傳媒大學完成,直到大四學年才會返回二外繼續完成學業。對于這樣的培養方式,王子立表示:“雙培計劃不但讓我有機會進入二外這樣的語言類專業學府就讀,還能夠在傳媒大學接受教育,我感到確實很幸運。”
除了招收雙外培計劃考生的學校外,幾所定向接收雙培計劃學校提供的數據顯示,遠郊區縣的學生同樣占據了很大比重。在北京交通大學接收的6所市屬高校124名“雙培計劃”學生中,有59人來自遠郊區縣,同時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招收的167名市屬高校雙培計劃學生中,有104人來自遠郊區縣,比重超過60%。
盡管這只是雙培、外培計劃實施的第一年,但讓不少遠郊區縣的考生獲得了進入高等學府的機會,未來隨著家長和考生對于政策的熟悉,雙外培計劃會更受畢業生的關注。延慶縣教委副主任張平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從今年的招生情況和考生們的最終反饋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當家長們看到實際效果了,明年也就會大膽地選擇了,畢竟郊區的孩子最終能走進這樣的高等學府是很不容易的。”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