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冰在展覽現(xiàn)場。宋宇晟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宋宇晟) 今日,“鉆石之葉”第二屆全球藝術家手制書展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藝術家、本次展覽策展人徐冰認為,紙媒書籍被化為“藝術”或“文化代表物”的趨勢在延伸。
超出一般意義上的書籍
本次展覽包括主體展和三個副展覽。主體展中不乏重要作品,如“超現(xiàn)實主義之父”達利、觀念藝術家布魯斯·瑙曼、瑞士手制書藝術家羅斯·迪埃特等人的作品。在徐冰看來,這些歐洲重要藝術家通過這種在書籍上的實驗,表達其觀念,并給人以思想啟示。
此外,徐冰也指出,本次主體展中有40%的作品為中國藝術家近三年來的作品,“而且這些作品的質量比我們預期的要高”。
三個副展覽分別為“諾貝爾文學獎著作手工書設計”作品、“會動的書” 小型“立體書”展和“藝術家的旅程”。
記者在現(xiàn)場注意到,本次展出的書籍種類繁多,其中不少作品已經超出了人們理解的一般意義上的書籍。例如,有的作品表面是書的外形,但外殼之內只是一塊磚頭;有的“書”所用的“紙張”是用陶瓷制成的;還有的作品將浮雕嵌入書中。
書籍閱讀功能的弱化與藝術化趨勢
在本次的展覽中,書籍被當作藝術品放在櫥窗中展出。其為人們閱讀的功能已經在弱化。
事實上,三年前舉辦的首屆“鉆石之葉:百年全球藝術家手制書”展的前言就曾指出,在“讀者”轉型的時代,紙媒書籍有可能被最終化為“藝術”或“文化代表物”。
三年之后的今天,徐冰認為,這種趨勢還在延伸。
在本次展覽的前言中,他寫道:“三年來隨著數(shù)字工具的發(fā)展,也隨著新生代進入閱讀年齡層,人類的閱讀方式正按照我們三年前展覽所預示的拋物線方向在延伸。”
在徐冰看來,這種書籍藝術化的趨勢是“全球藝術家手制書的共有語境”。
他說:“藝術家要在這種打開與翻動的特殊空間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而具體到中國,徐冰認為,中國特殊的文化基因也映射在中國藝術家的制書細節(jié)中。在手制書領域,中國這種“特殊的文化基因”體現(xiàn)為中國獨特的紙文化,裝裱文化,卷軸、冊頁文化等等。
據悉,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藝術學院和雅昌文化集團主辦,將持續(xù)至11月25日。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