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街頭攤販”和“城管”之間,似乎總有解不開的矛盾,這也是多年來各大城市管理中最難解決的頑疾。正因為這樣,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昨天審議的一部關于“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的管理條例草案,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
這份草案規定,在不影響安全、交通、市容、環保等情況下,在城市非主干道兩側臨時指定一定路段、時段供食品攤販經營。食品攤販不用工商登記,只需要拿到登記卡就可以了。誰能搶到擺攤的黃金地段,將用搖號解決。
關于在哪兒可以允許擺攤,草案中也有說明。有關食品攤販的規劃設置、攤位數量等信息會及時向社會公開。也就是說,附近的居民也要了解自己的社區周圍是否被劃為擺攤區,不能由政府拍腦袋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攤販今后將實行登記管理,也就是說只需要取得食品攤販登記卡就可以開門做生意了,不需要再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手續,大大簡化了辦理的成本。這份草案,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更加方便民眾的生活,也是政府的一種“讓利于民”,但從各方反應來看,問題又似乎并不那么簡單。
如何解讀廣東省這份有關食品攤販經營的管理草案?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地方政府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楊宏山做出了解讀與評論。
經濟之聲:您看到這份草案之后的第一感覺是什么?
楊宏山:首先,感覺地方政府在針對食品攤販的管理比過去監管要簡單一些,手續要少一些,賦予攤販一個更好的經營權利,同時,信息也更加公開??傮w上還是比較積極的。
經濟之聲:我們看到這份草案中提出,食品攤販只需要拿到登記卡,不需要再進行工商登記就可以經營。我們常說“堵不如疏”,從這個意義上說,廣東做出的嘗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有人說了,不需要工商登記,食品安全監管誰負責?
楊宏山:現在國家組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這樣一個專門的機構以后,監管實際已經有所變化。過去是“九龍治水”,現在很明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主要承擔職責,其他很多部門與之相配合,協助食品藥品監督部門。過去工商部門主要負責比如一些商場、超市等一些食品攤販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但問題在于工商部門是負責登記的部門監管,沒登記的就不監管,而實際登記后在露天的這些攤販,工商部門也不能完全做到監管,加之現在的體制改革已經賦予一個專門的機構承擔這方面的責任。
經濟之聲:關于這種街頭擺攤的地段怎么來設置,也有一些爭議。您覺得這個地段應該怎么設更理想?
楊宏山:從城市管理角度來講,要考慮到兩個方面,既要考慮到整體的整潔有序,同時又要考慮到社區老百姓生活的方便。具體的哪些位置確實需要社區居民的參與,要雙方達成共識,任何單方面的劃定,實際上都有失平允。廣東的這個草案,它在這方面比過去相比實際更加強調了公眾的參與。它強調信息要公開,讓所有的居民有一個知情權。
經濟之聲:對于街頭擺攤的位置數量問題怎么來管理?
楊宏山:這個問題爭議很大,如果數量很少就使得每一個攤販所產生的利益過大,本社區老百姓正常的需求也不能充分滿足,有可能也會面臨某一些利益相關者利用這樣的機制來獲取額外利益的問題。這個草案強調基層的事情由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負責,包括攤位的搖號、出勤等機制的運作,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一個協商的問題;同時它是一個動態的調整,需要攤販本身以及當地的居民,大家相互參與。
經濟之聲:從另一個角度看,應該說這份草案是對于城市最難解決的街頭擺攤問題給出了比較好的解決辦法的探索,您覺得能不能現在確認,這個方法是目前看到的最好的方法?
楊宏山:這個方案不錯,但具體的落實也有潛在的風險。因為如果真的完全按照規范的搖號和抽簽,實際上是一種不好做的運作方式。所有搖號、抽簽的程序都是人在運作,在這個過程中,尤其是基層的法制建設和依法行政,現在還有很多問題。在鄉鎮街道辦事處層面,抽簽和搖號如果沒有一種有效的監督以及充分的參與做保障,設租和尋租與之對應的腐敗風險將仍然存在。
經濟之聲:包括在管理等問題上,我們還應該在哪些細則上多做些文章?
楊宏山:除了一些文件來規定以外,還應該有一些法規,確保公開透明以及相關方面的參與。第二,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需要社會公眾的介入。另外,應該還要有與之相對應的一些動態的信用管理機制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