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4日訊(記者 郭曉偉) 招商銀行率先復牌漲停,讓同時停牌并傳出重組緋聞的伙伴招商地產顯得有些尷尬。
4月3日起,招商銀行和招商地產雙雙停牌,讓市場產生無限遐想。金融+地產模式打造行業巨鱷的游戲規則盛行的時代,招商局下屬的兩大上市公司同時停牌,分析人士更愿意接受二者重組后一個新的地產大亨再現江湖的事實。
劇本的核心是招商局集團蛇口前海3.9萬平方公里的工業用地。傳聞稱,招商局集團擬將土地作價3500億元注入招商地產。如果猜測成真,招商地產將憑借土地儲備優勢超越萬科,成為地產界真正的航母。
4月10日晚,招商銀行卻攜一份全民持股的激勵政策宣布復牌,而此時招商地產依然處于停牌中。如此以來,猜測又枝節橫生。有媒體評論,招商銀行此舉旨在為沸沸揚揚的重組緋聞降溫。另一面,深圳業內林曉華認為,招商地產公告中的“重大事項”莫過于重拾早前遭擱淺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
中國經濟網記者聯系到招商地產董秘劉寧,當表達完采訪意圖后,通訊中斷。隨后,劉寧通過短信告知中國經濟網記者,“不接受電話采訪”。
邂逅停牌引發的猜想
招商局集團下屬的兩大上市公司玩了一場美麗的邂逅。
招商銀行4月2日晚間公告信息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鑒于相關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15年4月3日開市起停牌。
巧合的是,當天晚上,招商地產也掛出了一份停牌公告。
招商地產公告信息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鑒于該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自4月3日開市起停牌,待公司披露相關事項后復牌。停牌期間,公司將根據相關事項進展情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和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兩份內容別無二致的公告,卻吸引了資本市場數以萬計的目光。為什么呢?就目前地產行業發展趨勢而言,銀行業和地產公司親密接觸已經成為不斷走紅的聯姻模式。
最近的一個案例莫過于中國平安入主碧桂園。
4月1日,碧桂園公告,將以2.816港元/股的價格向中國平安發售22.362億股新股份,約占發行后公司總股份數的9.9%,此次募得資金約為62.95億港元。交易完成后,碧桂園主席楊國強之女楊惠妍持有53.6%碧桂園股權,為第一大股東,中國平安將成為第二大股東。
細數地產圈里名門諸豪,綠地、萬科、恒大、中海、世茂等,無一例外。其中,生命人壽和安邦保險對金地控制權的爭奪,成了經典中的經典。
招商地產會不會也迫不及待的走上這條路子,和系出同門的招商地產聯姻,成為猜測的焦點。
隨后,一則“招商局集團將把名下位于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所擁有的3.9平方公里土地作價3500億元注入到招商地產”的傳聞讓一切變得熱鬧起來。
3500億土地注資的討論
其實,很多分析人士對這種猜想的樂意接受的。
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就說,“不管怎么說,如果此次整合順利進行,招商地產有望成為房企市值的“老大”,土地規模將超過2000萬平方米。其中由于大股東招商局地產光在蛇口工業區就有巨量土地儲備,光劃入廣東自貿區的就有13.2平方公里,一旦注入將成為招商地產未來最核心的動力。”
如果猜測成真,招商地產土地儲備將增加1170萬平米,市值從823億元增加到1823億元,直接超過萬科的150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
但是,專業人士對此舉的可行性分析看起來似乎更理智。
據了解,招商地產母公司蛇口工業區、招商局集團的土地儲備主要位于深圳蛇口、前海、福建漳州。蛇口占地面積約11平方公里,近年來,蛇口啟動舊改,基本都由招商地產包攬。其中海上世界城市綜合體改造總占地面積約45公頃,總建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有機構則分析了該傳聞的不可行性。其理由是,招商局集團目前在前海的土地多為工業用地,這些土地注入到招商地產,沒有多少價值。如果要使用,必須改土地性質為商業和住宅用地,而在現有市場化的條件下,繞過這個程序非常復雜,不是簡單的私相授受就能解決的。
而前海管理局相關人士給出的消息則是,招商局集團包括招商地產參與到前海地區土地開發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招商地產方面,董秘劉寧則放出了“起碼停牌3個月”的消息。
招商銀行“金手銬”擊碎傳聞
撲朔迷離之時,招商銀行率先復牌。一同面世的,還有一份職工持股預案。
4月10日晚,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將向不超過8500名員工推出持股計劃,擬發行不超過4.34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60億元人民幣。公告還顯示,此次招商銀行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價格為13.80元/股,較招行每股凈資產高出1.33元,股票鎖定期限為36個月。
據了解,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參與人數不超過8500人,招行公告稱,參加對象為對公司整體業績和中長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骨干人員,包含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中層干部及骨干員工,以及下屬全資子公司高管,獨立董事、外部監事則不參加該持股計劃,認購資金來源為員工合法薪酬及經董事會核準的其他合法方式的資金來源。
這被看作是招商銀行為深化國資混改祭出的大手筆。
因為,此前招商銀行董事長李建紅就曾公開表示:“盡管招行已經是混合所有制商業銀行,但它的體制可能還沒有完全符合混合制優質企業的結構和體系,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
雖然,資本市場對這份職工持股預案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依然有人指出其存在硬傷。
資深財經評論員常亮認為,在財政部關于國有控股金融企業員工持股管理辦法尚未正式出臺之前,招行的試水,缺乏政策依據,沒有任何政策標尺招行本次的員工持股計劃是打了個政策擦邊球的觀點。
另外,持股對象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普通職工的權益也似乎并未得到維護。
撇開這些不談,招商銀行的復牌無疑敲碎了傳聞中招商地產金融+地產造夢的泡泡。那么,尚未復牌的招商地產該怎么辦?
招商地產董秘避談傳聞
那么,招商地產停牌公告中的“重大事宜”到底是什么呢?
“不接受電話采訪。”招商地產董秘劉寧給中國經濟網記者的答復簡單利落。
但是猜測依然在繼續。這次的說法是,“招商地產可能重啟之前擱淺的65億融資”。深圳的業內人士林曉華便持此觀點。
據了解,招商地產曾于2013年9月公布了65億元融資方案。融資中的48.65億用公司擬收購大股東蛇口工業區持有的海上世界住宅一期,及與其配套的女媧廣場和文化藝術中心土地使用權,價值約48.65億;同時,額外配股募集配套資金16.18億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2013年11月29日,招商地產發布公告稱,上述65億元定增方案已獲得證監會受理。
但2014年4月28日晚間,招商地產公告,因受房地產行業波動影響,公司股價一路下挫,股價較早前發布的融資方案發行價有較大幅度折讓,因此向證監會申請撤回公司2013年度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申請文件。
此外,在2014年劉寧曾提到,但由于公司規模大,核查范圍廣,涉及100多個項目,因而定向增發方案的土地核查時間也相應較長。
由此可見,劉寧口中的“起碼三個月”,很有可能是指土地審核的時間周期。
“重啟定增的說法,相對比較現實。目前,房地差行業融資環境不斷放寬,在這個時候重啟融資,先對比較容易。”北京一位要求要求匿名的市場分析人士也這樣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