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新英
3月28日,在“中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長效機制探索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等專家指出,腹瀉、艾滋病被列入2012年全球前十位死亡因素,感染性疾病是引起我國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感染性疾病其實是可預防的,不對人咳嗽、不喝生水、不隨地吐痰,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但是,以下生活常識卻是錯誤的:
1、感冒打噴嚏時用手捂 打噴嚏時很多人用手遮掩,其實是錯的,流感病毒是經(jīng)飛沫而非空氣傳播。打噴嚏、咳嗽時用手捂,大量的飛沫粘在手上,和人握手或者拿東西,病毒就傳播出去了。正確的做法是用衣袖、紙巾擋住口鼻,打噴嚏后洗手或用酒精擦手。經(jīng)飛沫傳播的呼吸道疾病有:甲流、流感、手足口病、SARS等。經(jīng)空氣傳播的呼吸道疾病有:結核、麻疹、水痘等。
2、借用剃須刀 雖然現(xiàn)在的剃須刀質量很好,但依然常造成皮膚小出血。借出去的剃須刀,很可能成為一個血源性感染交叉物,乙肝、丙肝就是血源傳播的疾病。
3、飲水機只用不清潔 現(xiàn)在,不少家庭和公共場所都有飲水機,如果不按規(guī)定清潔消毒,會滋生大量細菌。有調查發(fā)現(xiàn),飲水機涼水口出的水,每毫升含有10萬個細菌,熱水口出的水才是安全的。
4、有結核病人的家庭,碗筷分開用 中國是全球結核病負擔最大的國家之一,家里有人得結核,大家會立刻將碗筷分開用。其實,肺結核和消化道的傳播途徑關系不大,需要防范的是空氣傳播。只要不和患者在一個屋檐下生活,有效抗感染治療兩個星期之后,患者沒有了傳染性,就可以返回來和親人同住。
5、要想病好就靜脈注射 有調查表明,中國每人每年使用的抗菌藥物是美國的10倍,約有75%的季節(jié)性流感患者、97%的手術患者使用抗菌藥物治療。胡必杰教授說,上海市院內感染質控中心對58家醫(yī)療機構共計9565例乳腺手術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率進行的調研顯示,抗菌藥物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率由2010年的64%下降到2012年的17%,而同期手術部位感染率基本沒有改變。這說明,原先有相當部分預防性抗菌藥物的使用是沒有必要的??咕幬餅E用不僅無益于治療,而且可能導致耐藥性、藥物毒性和過敏反應。同時,人員密集的注射廳,還會增加感染呼吸道等傳染病的風險。
此外,在該論壇上,胡必杰等專家還提出,為避免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應培養(yǎng)預防和控制感染的人才,建立“細菌真菌感染診治培訓基地”,增強醫(yī)生管理抗菌藥物的能力非常重要。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天津都市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都市網(wǎng)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查看所有評論正有(0)人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